5月26日,红船裁剪部从郭芃亲一又处获悉,李力同道的夫东谈主、通讯兵老战士、延安通校13期学员、原航天工业部12所离休干部郭芃同道,因病于2025年5月26日物化,享年103岁。2025年5月28日上昼10时,在八宝山创新义冢菊厅举行告别典礼。
据了解,郭芃是从延安走出的航天女杰,1922年8月出身,1938年5月入党。曾历任国防部第五磋议院二分院第一策划部副主任、副主任兼党委副布告,火箭院北京航天自动末端磋议所党委副布告兼副长处。其丈夫是之子、自若军通讯兵优秀教育者,总参原通讯部副部长李力。

▲郭芃
徒步奔赴延安
1922年8月,郭芃(原名郭文蕙)出身于四川万县西城的一个穷人家庭,一家东谈主靠父亲在船埠作念搬运工为生。家中有昆季姐妹六东谈主,她是老三。小学五年纪时,受老师发蒙教师,郭芃意志到东谈主弗成仅为我方辞世,应为国度民族而活,要有爱国想法理思。
13岁的郭芃因在1935年4月的万州日报上写了一篇“一个荷兰番邦女孩为救全城东谈主民生命,开心舍弃我方的爱国想法精神”的文章,取得儿童征文第又名的佳绩,并得到奖品。此年父亲病故,家中糊口愈加清苦。
上初中后,郭芃更积极撰文投稿,其践诺王人是反应农村小孩无钱上学等爱怜暄和底层耐劳匹夫的故事,因而意志了万州日报的裁剪欧阳克明先生,其后才知他和总编王人是共产党员,万州日报是党组织办的报纸。
不久,报纸登了一篇“有志后生到延安去”的文章,文章已经刊登,在当地引起很大的反响,好多热血后生王人纷纷和报社有关要求到延安去了。郭芃和表姐吴俊伟及同学李萍三东谈主王人思去延安,但莫得钱。于是又去找欧阳裁剪,欧阳裁剪积极复旧她们赴延安,给她们扶植了100元路费和一封先容信,还给一张舆图,告诉她们行步碾儿线。
1938年3月2日,三个青娥满怀抗日报国的心计告别了家东谈主,带动身费和衣物就开赴了。每天王人要走20多里路,饿了就买小摊上的低廉饭,晚上住小饭铺,历尽千辛万苦,爬山越岭,开脱两次危急扣押,靠两条腿行程两千多里,历时49天,终于在1938年4月19日到达延安。
这是郭芃一世中最铭记的日子,这一年她才十六岁。

▲在延安窑洞前的郭芃
“火线”入党
到达延安当日,郭芃就穿上了八路军军服,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报到,先学习政事,主如果马列想法文章、中国革运谈动等。军事考验是学习游击计谋,每天王人有操练,射击、对准、紧要夜行军考验等。
因发扬出色,在到达延安的1个月后,1938年的5月21日,郭芃加入共产党。又一个月后,郭芃就转为崇拜党员。
1938年底,郭芃接到见知,前去军委三局通讯学校,成为通校十三期的学员,学习无线电通讯技能,成为又名无线报务员。从此,她便与通讯使命和技能照料使命结下了终身之缘。
1940年春,通校毕业后,她被分派在军委三局五分队任报务员。那时的电台是电子管发报机和自差式三灯收报机,由十五瓦手摇发电机供电。1941年三局为了升迁通讯成果,建设了逼近收发讯台,由50瓦、100瓦发电机逼近供电,逼近收发讯台的第一任台长是王诤将军兼任。

▲五十年代初郭芃与丈夫合影
1945年元旦,郭芃与通讯学校同学李力(原名李潜修)成婚,并于11月在延安窑洞里生了第一个孩子,但由于其时前列战事垂危,45天产假后,她即刻上班,而况是24小时轮班制。
为了使命,无意佳耦两东谈主同期值班时,只好将孩子拴在床上。有一次放工回家,看见孩子被老鼠咬的满脸王人是血,把佳耦两东谈主吓坏了。其后,教育组织了互助组,相互护士孩子。为了心中的信念,无论要求有多胁制,郭芃毫无怨言。

▲衣着军装的郭芃
通讯部首批老战士
北京和平自若后,1949年3月,郭芃被分派到三局通讯业务组任职咨询。1954年,三军女同道改行,郭芃也兑现了整整16年的军旅糊口,改行到工业部十局,也就所以后的四机部、电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前身,担任办公室调研室主任,不久又调任十局坐褥改革处任副处长。
其时,国度的电子工业基础很薄弱,党和国度为了加强工业阵线的照料和教育,决定从寰球各地工业阵线上的厂长、处长中抽调一批上大学。郭芃主动请求去学习,得回教育的批准。
1956年秋,郭芃和老同学杨瑞芝一同干预北京工业学院干部班,学习无线电專业,如无线电电波传输、收发讯开拓,雷达等课程,于1961岁首毕业。
“其时我34岁,已感到我方很老了。但我思要更好地为国度工业建筑而战争。”郭芃曾坚毅地说谈。
火箭末端技能后勤“大管家”
1961年春,郭芃被分派到国防部第五磋议院二分院,担任第一策划部(今北京航天自动末端磋议所)副主任,从事航天中控系统专科使命。她的任务等于负责全部科研坐褥和技能保证使命。
其时正好中苏联系闹翻,苏联众人全部震惊,中国的导弹行状从仿制走向自给自足研制。而由于履历了一次失败,在后续型号研制时,顶端刀兵要求多样元器件、接插件,必须澈底国产化。而其时国度的工业水平还很低,坐褥出的元器件很难鼎沸导弹的要求。而关于这个末端,工业部门示意很难接受。为了合营好,郭芃花了很大的元气心灵,磨破了嘴皮子与工业部门协商谈判,保证了科研使命凯旋进行。
在研制使命全面开展时,由于坐褥任务重,负责大地开拓试制的200厂安排不外来,型号大地开拓的试制坐褥迟迟无法落实。1965年3月,郭芃接到大呼去南苑,组建200分厂。
为了不影响型号研制程度,郭芃大刀阔斧,仅用了两个月时分,就完成了组建使命。但她并莫得立即离开,而是留在车间和科研东谈主员全部同吃同住,随时治理出现的问题,车间运转平方了才离开。
流程夙兴夜处的奋战,戈壁滩上,接连传来喜讯,多型产物取得检会顺利。那一刻,郭芃泪盈于睫,自满、怡悦、无礼,五味杂陈,久久弗成平复。
1964年11月,国防部五院改为第七机械工业部,一分院改为七机部一院(今火箭院),第一策划部改称为火箭院北京航天自动末端磋议所,郭芃任副长处。
当作火箭末端技能后勤“大管家”,郭芃一干等于22年,一直在幕后肃静为航天行状造就。
组建十七所
1967年,郭芃接到一项任务,接管一个公安系统袖珍电子器件磋议所,并将其改建成另一个导弹末端磋议所,开展新式号末端系统的研制任务,即组建十七所。

▲郭芃(后排左三)与建所初期的部分所教育合影
接到任务后,郭芃带着一个小组,撸起袖子驱动干,入辖下手筹建使命。濒临重重清苦,郭芃接管个个击破。她找原所里的干部、主干个别言语,征求意见,开多样茶话会听取多样见解和意见。
在一次整体大会上,有东谈主冷落质疑:“你们组建组是飞鸽牌的,照旧永恒牌的?”飞鸽和永恒王人是自行车牌子,比方是临时的,照旧长久的。“不要期骗咱们一通就撒手不管了。”“组建十七所是上头批准的,任务已定,毫不一噎止餐。”郭芃说。
紧接着,郭芃对磋议所技能东谈主员、技能开拓情况等长远走访磋议。字据摸底,聚积我方多年使命训导,郭芃和磋议所原中层干部全部磋议,草拟了一个组建新的末端系统磋议所的决策。在她的率领下,1967年11月,十七所组建完成。
自建设以来,十七所一直从事固体运送火箭的末端系统、测发控等系统的研制和批量坐褥,先后承担了多个国度重心型号研制任务,为我国国防行状和当代化建筑作念出了凸起孝敬。如今十七所已附庸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第四磋议院,继续在航天范畴施展要紧作用。

▲郭芃
1983年,时年六十一岁的郭芃离休。这一年,她带着自满与喜跃从使命岗亭上离开,但无论走多远、离开多久,永恒与航天心连心,心里最惦记的仍然是航天行状。
“我为每次顺利而景观,为际遇的失利而忧伤。天然我已年老体弱,但只好还辞世,最暄和、关注的依然是航天行状。”郭芃曾深情地说谈。
资讯提供者:胡忆朝
【贵府来自:《通讯兵的故事》、中国运送火箭技能磋议院等】
裁剪:李影
视觉:王学民
统筹:李秀平